“鮮花祭祀、網上祭祀等文明祭掃方式,既莊重又保護環境、節約資源,更符合現代社會文明的要求……”春節將至,泰興市古溪鎮古溪社區志愿者正耐心地向村民宣傳文明祭祀的意義。今年以來,古溪鎮把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作為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的重要內容,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,有效凝聚動員群眾,深入推進移風易俗,大力倡導文明鄉風,促進農村社會風氣向善向上向好轉變。 亮身份、正黨風 引領文明風尚 “村看村、戶看戶、群眾看干部。”古溪鎮堅持干部帶頭、黨員帶領、典型帶動三箭齊發,讓關鍵少數和特殊對象的示范作用變成全民參與的多點開花。結合慶祝建黨100周年有利契機,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成立黨員志愿者隊伍,開展黨員掛門牌、亮身份、作表率、比奉獻活動,鼓勵黨員帶頭簽訂“門前三包”承諾書和“紅白喜事”承諾書,激發黨員在鄉村治理、環境整治、移風易俗等工作中服務群眾的熱情,引導群眾爭做移風易俗的倡導者、文明新風的推動者。 立村規、嚴家風 推進移風易俗 古溪鎮堅持文明鄉風、良好家風、淳樸民風“三風”一體建設,有效引導鄉村風氣,凝聚村民人心。進一步完善村規民約,把誠實守信、尊老愛幼、團結互助、移風易俗等內容,納入村規民約,尊重群眾自治要求,激發村民內生動力。充分發揮鄉賢能人在鄉風文明中的重要作用,探索鄉賢能人“逢六說事”社會治理模式,固定周六由鄉賢能人召集開展議事活動,為村民調解家庭矛盾及鄰里糾紛。打造群眾意見的“收集站”、凝聚干群的“加油站”,打通基層治理的“神經末梢”。 樹典型、重激勵 培育自覺意識 |